您的位置:首页> 居家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2025-07-18  作者:记者  来源:新华网  访问量: 5729

【学习进行时】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城市工作作出系统谋划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之后多次对人民城市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曾经,建筑密、人口稠、房屋挤、道路窄、绿化少,“大城市病”一直困扰着上海。早在上海工作时,习近平就放心不下市民住房困难问题。周末,他常到老旧小区去走一走,到里弄去转一转,琢磨琢磨那些“老大难”问题怎么办。

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专程到外来人口占比较高的闵行区,走进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调研。

“租金贵不贵?”“不贵,住得很舒服。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在上海有了一个家。”总书记同租住在这里的新上海人郑岚予交流。

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另一栋楼是宿舍型出租房源,租户们向总书记打开了话匣子:“这里有公共的厨房、洗衣房、浴室,还有会客室,外面有羽毛球场、篮球场,蛮好、蛮好!”

“下一步你们有什么打算?”总书记亲切问道。

“再发展一下,我就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在这里租个一居室。”“我想考个证书,再找个女朋友,在这里安个家。”这些租户都是附近物业公司的保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幸福洋溢在脸上。

“好啊!扎根,落户,发展。”总书记微笑着说,“你们也是上海的建设者、贡献者,所以上海也要关心你们。”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民乐队在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演奏(2024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温度,是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从“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到“为广大市民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再到“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托幼一体服务”……一项项具体部署,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旨归。

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数字治堵”“数字治城”等应用展示,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

城市大脑是建设“数字杭州”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这是2020年4月13日拍摄的杭州城市大脑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基地外景,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坐落于此。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数智化管理是强大支撑。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了解当地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情况。

这里被称为重庆的“城市大脑”。过去散落各处的数据,聚合、赋能,水、电、气、讯、桥、隧、轨道、管网等城市体征指标一目了然,对城市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监测和分析,实现多个领域的精准管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

一座“会思考”的智慧城市,可以让百姓生活得更安全、更美好。“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之一。

彰显中国气质、中国风范

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时走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

2021年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参观严复故居。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三坊七巷,“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起于晋、成于唐宋、鼎盛于明清,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等名人,被赞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曾经,在城市开发热潮的冲击下,这里一度岌岌可危。

1991年3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

在习近平的重视下,三坊七巷免遭拆除,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保留至今。

时隔近30年重回故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2023年6月14日,游客从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林觉民故居前走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人民城市应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气质、中国风范。”

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7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也就是后来的雄安新区。

在规划图前,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区位、规划状况,详细了解人口搬迁安置、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条件等情况。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重磅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总书记反复强调“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要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在“千年秀林”,习近平总书记望着一株株摇曳的小树幼苗,欣喜地说:“让它们跟着雄安新区一起慢慢生长。不要搞急就章,不要搞一时的形象工程。”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

总书记感慨地说:“2017年,我第一次来雄安,站在一片田埂上展开了新区规划图。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

雄安新区启动区(2025年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首先要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不是靠归大堆、摊大饼,要看内涵式发展。”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建设楼宇4806栋,现代化城市形象日益显现。目前,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扎根创业,央企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超300家。


策划:储学军

统筹:车玉明 李志晖

执行:万方 王子晖 华明 董博越

主笔:金佳绪 张芮绮

新华网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相关推荐

  • 2025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7月23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26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056阅读全文
  • 京能·西贤府实景示范区开放

    7月20日,由首都国企京能置业打造的京能·西贤府实景示范区正式对外开放。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好…

    发布时间:2025-07-22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485阅读全文
  • 成都出台房产新政:分批取消限售 公积金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20%

    新华社成都7月21日电(记者李倩薇)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21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

    发布时间:2025-07-21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655阅读全文
  • 未来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原标题:城市更新不等于物质更新,核心是生产力的更新——未来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更新是未来城建…

    发布时间:2025-07-21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880阅读全文
  • 高质量发展命题下 万华禾香如何以“无醛有颜”引领大家居品质未来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着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如何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5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5910阅读全文
  • 曾繁汇:需求驱动创新 以人为本打造高品质门窗

    新华网广州7月14日电(聂静)7月8日-11日,第27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在广州举办。轩尼斯门窗…

    发布时间:2025-07-15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632阅读全文
  • 专业与服务并举 东方雨虹助力“好房子”品质构筑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高方圆)“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

    发布时间:2025-07-15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588阅读全文
  • 科技重塑睡眠体验 万华化学推出创新性记忆绵材料解决方案

    近年来,国民对睡眠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升,正推动“睡眠经济”的蓬勃发展。当前,睡眠理念正从“能睡着”向…

    发布时间:2025-07-11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440阅读全文
  • 张岩:TATA木门全新亮相建博会 产品升级与渠道下沉双线发力

    新华网广州7月10日电(聂静)7月8日-11日,第27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在广州举办,TATA木…

    发布时间:2025-07-11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770阅读全文
  • 乐迈石晶“首秀”广州建博会 从单品迈向全屋整装解决方案

    新华网广州7月9日电(记者王日晨)7月8日,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开幕之际,Lamett乐迈石晶…

    发布时间:2025-07-10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236阅读全文
  • Lamett乐迈石晶携手品牌全球代言人肖战开启“石晶全屋整装时代”

    7月8日,“要健康·要安全·要石晶——Lamett乐迈石晶2025年品牌全球代言人暨新品发布会”在第…

    发布时间:2025-07-10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311阅读全文
  • 百子湾“最年长”住宅楼“重生”

    朝阳区南磨房乡百子湾路1号楼的102户居民回到了精心改造、焕然一新的家。记者潘之望摄昨天,朝阳区南磨…

    发布时间:2025-07-10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758阅读全文
  • 东方雨虹:转型成效明显 “深蹲起跳”值得期待

    在建筑建材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存量博弈的关键节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深度变革已成常态。“拥变谋变”甚至成…

    发布时间:2025-07-07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5693阅读全文
  • 首届建筑材料行业ESG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6月20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的“首届建筑材料行业ESG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办。…

    发布时间:2025-06-24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6016阅读全文
  • 共话箱包产业新未来 第16届中国白沟品牌箱包交易对接会举办

    近日,第16届中国白沟品牌箱包交易对接会在和道国际箱包交易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数字赋能·跨境融合·…

    发布时间:2025-06-24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6030阅读全文
  • 好房子唤醒新需求

    图:资料图片随着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落地,好房子已成为房地产领域的热门话题…

    发布时间:2025-06-16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5416阅读全文
  • 要闻

    军事

    科技

    国际

    欧洲“E3”机制回归 目前仍着眼“实用主义”合作

    新华社伦敦7月21日电(记者郑博非)始建于1852年的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其名称源自英国维多…

    1. 美商务部长:谈判不影响8月1日起加征关税
    2. 孟加拉国空军一教练机坠毁 至少19人死亡
    3. 日本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议席

    体育

    新华社深圳7月20日电(记者赵紫羽、邱晨)在深圳举行的2025女篮亚洲杯20日迎来巅峰之战,澳大利亚队以88:79战胜日…

    朝鲜

    • 世界名山金刚山的三仙岩朝鲜的金刚山是世界名山,这里有三仙岩。据牧歌式的传说,神仙们被金刚山的景色所迷住,变成了岩石。
    • 成佛寺朝鲜的黄海北道沙里院市正方山有成佛寺,此古寺庙始建于898年,在高丽(918年—1392年)时期改建…
    • 德兴里古墓壁画德兴里古墓是高句丽(公元前277年—公元668年)时期的古坟,于2003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成长为未来的美术家朝鲜的学生少年热衷于绘画,他们充满将来做美术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