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职场转向,年轻人如何“稳稳落地”

2025-08-16  作者:记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访问量: 3117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以及就业市场形势的整体演变,在改变众多行业生态的同时,也影响着众多青年的职业轨迹。产业迭代加速、岗位结构重塑、用工方式日益灵活,许多职场人都在这场变革中调整方向、重新规划职业路径。

在此背景下,或出于个人特质与当前职业的错位,或出于对新兴行业的热情与向往,不少职场人萌生出了改变职业路径,通过转行开辟崭新事业道路的想法。然而,“转行”既意味着新希望,也意味着新挑战。如何高效学习新技能、重建职场人脉网络、适应新的行业环境,都是有意转行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此,职场人应如何理解、看待转换行业的过程?又该如何厘清机会成本,作出理性决策?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围绕相关话题,分别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李育辉、招聘行业分析师单恭、人力资源专员林心,邀请他们从学者与专业人士的角度出发,对职场青年与转行相关的常见疑问作出回应与解答,并提出实用建议。

要不要转:认清职业本质,避开情绪误区

中青报·中青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转行的本质是什么?在您的经验中,年轻人该如何理解转行,又要避开哪些误区?

李育辉: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转行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具体到个人,就是要对自身的职业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并以增加职业价值为目标,对自己与岗位进行再匹配。现在年轻人最大的误区,是把转行看作摆脱困境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增加职业价值的途径。我身边的许多年轻人都觉得,只要换一个环境和行业就能摆脱当下的问题,这本质上是一种情绪化的决策,并不合理。

中青报·中青网:如果要避免这种情绪化,您认为转行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李育辉:转行始终是一个连续的职业决策过程,好的转行一定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职业价值,它遵循的是一种“增长”的逻辑。盲目地在转行中寄托情绪与压力,很可能会否定过去长期的投入,让职业生涯陷入割裂、不可持续的状态。所以,转行必须从增长的逻辑出发,而不是逃避的逻辑。

如果真的想转行,不妨先问自己3个问题,并尽量找到明确答案:第一,这份新工作是否与我的核心竞争力更匹配?第二,我现在的困境是否真的无法在现有环境中解决?第三,转行的成本是否在我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中青报·中青网:转行成本是很多年轻人容易忽略的因素。转行成本该如何计算?是否有可供参考的科学框架?

李育辉:有参考框架,可以粗略分为量化和非量化两类。

非量化的决策工具我推荐两个。一个是基于对未来职业的想象,另一个是基于对当前离职理由的理性梳理。第一个工具,就是想象一下自己转行后10天、10个月、10年的状态,以及继续留在现有行业相同时间段的状态,并对比差异。第二个工具,是给自己写一封离职信,在信中理性列出不得不转的理由。不要小看这个由想法变成文字的过程,这个时候理性会发挥作用,你会逐渐摆脱情感冲动,避免因为一时的情绪作出错误决定。

量化工具我也推荐两个公式:一个是计算转换成本的公式,另一个是计算预期收益的公式。转换成本指进入新职业赛道必须投入的成本,主要包括技能补充的成本和重建社会网络的成本,最好细化到金钱和时间,算清自己会损失多少。除了转换成本,还要计算预期收益,即“新行业的平均收入×晋升概率+新技能带来的成长空间”。我建议年轻人一定要试着算一算,因为转换成本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转向何方:用两个维度判断岗位的长期价值

中青报·中青网:在当下,职业早已不再是“一选定终身”的选择。您认为年轻人在看待职业发展方向时,应抱有什么样的总体心态?

单恭: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职业已经是一个可以随着时间不断迁移与修正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终身命题。不同的人对工作的价值排序也各不相同——有人一开始就有条件去追求“月亮”(热爱、创造力、意义),有人则必须先顾好“六便士”(生存、收入、稳定),而更多人会在两者之间不断摇摆、试探与调整。

中青报·中青网:面对风口行业或热门岗位,年轻人如何理性判断它是否值得长期投入?

单恭:进入某个行业或岗位后,可以参考两个核心维度来判断它的长期价值。

第一个维度是个人是否具备长期动力:这份工作是否能持续激发你的好奇心与主动投入,是否与你的优势能力相匹配,未来的成长路径与回报机制是否符合你的期待?此外,这个行业里的人与文化,是否是你愿意融入并能产生认同感的,也很重要。

第二个维度是行业或岗位是否具备结构性机会:它是否处于增长期,并能持续受益于技术、政策或人口等长期趋势;是否具备正向反馈机制,让经验与能力得以累积、产生复利;以及你能否在这份工作中沉淀出可迁移的知识、技能与方法,从而支撑未来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如何操作:把握时机、展现能力

中青报·中青网:从企业用人周期来看,转职的黄金窗口期一般在什么时候?在不同行业是否会有差异?

林心: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具体行业甚至具体公司来看。以互联网行业为例,从员工自身利益出发,比如,不同公司会有不同的发年终奖节点,这些时间点前后往往会影响员工的离职与入职选择。从企业需求的角度看,其快速变化的特性决定了新增用人需求可能随时出现。对于常规需求,通常会在企业财年前后进行调整,包括人员编制、费用预算和业务方向等方面的变化。

中青报·中青网:跨行求职者想赢得企业的认可,应重点展示哪些能力和价值?在能力展示上有哪些有效做法?

林心:我们最看重员工的学习能力。好的学校背景是学习能力的一个直观体现,这也是很多企业关注第一学历的原因。但进入企业后的项目经历更重要,关键在于能否在一个项目中快速学习并展现自身价值。其次,一个人的包容程度同样重要,这里的包容主要指对新鲜事物的开放态度,愿意接受变化,并能适应新技术、新流程带来的挑战。因此,在能力展示环节,要有意识地体现这两方面的优势。可以分阶段向领导呈现成果,逐步增强领导对你的信任。

中青报·中青网:对于简历中出现的短期工作经历,求职者应当如何解释?

林心: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因,切勿编造,否则一旦背调结果与描述不符,会带来更不利的评价。如果确实是因个人原因导致频繁跳槽,就要清晰表达对下一份工作的规划,证明自己有长期稳定工作的决心与动力。(实习生 符文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鑫宇)

相关推荐

  • 带娃、打工、志愿服务 这些大学生的别样暑假

    8月,暑假已然过半。大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充实着自己的假期:有人在家承担带娃重任,体会“做家长”的责任…

    发布时间:2025-08-16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307阅读全文
  • 为了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共青团少先队广泛开展暑期爱心托管服务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问题,是牵动亿万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也是习近…

    发布时间:2025-08-13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515阅读全文
  • 调查: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认同更大的课堂在祖国大地上

    参与实地调研,开展支教服务,进入企业实习……这个夏天,不少大学生选择用社会实践作为暑假的打开方式。日…

    发布时间:2025-08-13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833阅读全文
  • 青年调查:准大一新生暑期消费首选电子产品,其次是考驾照

    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这个假期对准大一新生来说非常特别。对未来的憧憬、以前没能实现的小计划,都化作…

    发布时间:2025-08-11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598阅读全文
  • 你可知,成都世运会奖牌盒由成艺打造!

    8月7日,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即将在成都盛大开幕,成都又将成为全球的焦点。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

    发布时间:2025-08-11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667阅读全文
  • 列车员拎塑料袋发试卷,小朋友一秒静音,网友:朴素的袋子里装着天才招数

    暑运以来,南宁东开往杭州西的G1546次列车上,列车员覃云昊每次出乘都会拎上一个塑料袋。这个“神秘塑…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787阅读全文
  • 名为平凡,实为不凡!工厂打工时,他收到北航录取通知书

    7月28日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高考生刘平凡收到了来自北航的录取通知书他以651分的成绩通过国家…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759阅读全文
  •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着力打造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强国之师

    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生涯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548阅读全文
  • 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40多万农民工实现学历与能力提升

    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40多万农民工实现学历与能力提升工友进课堂  求学共成长(大数据观察)数据来源:全…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5094阅读全文
  • 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持续向好发展——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工作推进会发言摘登

    7月28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召开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工作推进会,就切实…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831阅读全文
  • 学过硬技能 铸大国重器

    职业教育为重大工程源源不断培养人才学过硬技能铸大国重器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张安贤在进行转轮加工。…

    发布时间:2025-07-30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4686阅读全文
  • 这些高校设施暑期向公众开放!如何让学生和公众都满意?

    暑期一批高校推出多元化开放活动,场馆设施不再“放假”,从体验科研到共享健身空间,如何让高校资源“活”…

    发布时间:2025-07-28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5397阅读全文
  • 暑假怎么过 86.5%受访家长表示会带孩子多去户外

    暑假正是孩子亲近自然、开阔眼界的好时机。你会带孩子多去户外、走进大自然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

    发布时间:2025-07-26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5488阅读全文
  • 高考录取季 警惕“通知书”陷阱

    高考学子收通知,谣言信息要警惕。分数不够能补录?链接补办通知书?陌生来电发奖助?这些套路要当心收好这…

    发布时间:2025-07-26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5224阅读全文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金衍: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强化行业特色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生涯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发布时间:2025-07-22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548阅读全文
  • 校园配餐首个国家标准发布 如何保障有效落地?专家解读

    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已于近日发布,将于2025年12月1日…

    发布时间:2025-07-22  作者:记者  访问次数:3428阅读全文
  • 要闻

    军事

    科技

    国际

    特朗普欲长期接管首都警察局 国民警卫队规模激增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华盛顿特区市内执勤的国民警卫队规模于当地时间13日晚“大幅增加”,并将由仅夜间执勤变为“一周7天、每天…

    1. 俄乌交换新一批被俘人员
    2. 热浪、山火侵袭欧洲多国 至少4人死亡
    3. 巴西推出“巴西主权计划”应对美国关税影响

    体育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王镜宇、刘艺淳)中国女排将于16日从福建漳州出发前往泰国,出征2025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