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张昊哲)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此次大会以“赋能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转型、天然气行业发展及可持续未来路径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中国华电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发电运营商参与了此次大会。
中国华电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特别是风光电大规模建设,对燃气发电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华电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自主可控和“新能源+”赋能天然气发电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高比例新能源时代,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而天然气发电具备启停灵活、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广、可靠性高、建设周期短的燃气发电,从技术上是一种非常友好的大容量调节型电源。”他表示。
当前,我国在运燃气发电约1.5亿千万,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江浙沪和京津冀等核心城市圈,安全保供地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同时,在沿海城市或川渝核心城市等天然气供应充足、能源消费水平高的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天然气发电仍有一定增长空间。
据了解,截止2024年,中国华电总装机2.4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亿千瓦;境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6.2%,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天然气发电装机2306万千瓦,约占全国燃机装机16%,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发电运营商。
作为能源央企,中国华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率先研发成功覆盖煤电、燃机、水电、风电等电力全谱系“华电睿”系列国产自主可控工控产品,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多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本次大会上,围绕“WGC”世界燃气大会的内涵,中国华电展出了“华电睿蓝”、“华电睿翼”两项重型燃机领域的自主可控产品。“华电睿蓝”是一款中国华电自主开发的燃机国产自主可控控制系统,已实现5个机型的长周期稳定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
中国华电深入研判燃机发电领域,锚定存量燃机自主检修和核心部件国产化两大核心痛点难点问题作为关键突破口,近年来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
一是燃机自主检修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华电不断提升燃机自主检修技术能力,基本覆盖E级、F级主流机型,依托G50东方电气首台国产重型燃机积极掌握国产燃机自主运维检修技术,圆满完成满负荷2000小时产品鉴定。
二是聚焦燃机热通道部件和TCS控制系统两项燃机发电领域技术难点,发挥集团科工企业的技术优势,不断取得突破性重大创新成果,“华电睿蓝”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实现了覆盖三大燃机制造商主流机型的国产化替代零的突破,实现了从“1”到“N”的创新推广能力。
同时,中国华电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市投资建设的捷宁斯卡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电站,有效缓解当地电力短缺,满足居民冬季采暖需求,促进雅罗斯拉夫尔州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在哈萨克斯坦、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中国华电都有着广泛的电力合作,不但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带到全球,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管理”的全链条走出去,还保持“电相通、人相通、心相通”理念,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机遇,共创美好未来。